11月15日,从青浦区总工会获悉:上海市青浦区总工会决定命名上海福寿园“王铮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等5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为2022年“青浦区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青浦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。

《关于命名2022年“青浦区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的决定》文件
王铮劳模创新工作室位于上海福寿园,以上海市劳动模范(先进工作者)、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铮名字命名,原文化部艺术局专业雕塑师王松引担任顾问。团队目前有7名成员,其中4位青年雕塑师均毕业于专业美术学院雕塑系。


王铮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
二十余年来,雕塑师团队立足人文情感、人文景观建设,不断钻研,以创新性、灵活性、变革性在造型艺术上不断突破,结合陵园雕塑作品和场所的意义,在不断的传承中,创造源于自然、高于生命、内涵丰富的作品,为传承上海文脉、塑造城市品格积淀了深厚底蕴。
以学科带头人王铮为例,自2007年加入上海福寿园从事雕塑创作至今,在艺术创作上始终精益求精,刻苦钻研,先后创作了《陈毅夫妇纪念像》《博古夫妇纪念像》《张闻天夫妇纪念像》《李立三夫妇纪念像》《瞿秋白夫妇纪念像》《叶企孙纪念像》《陈寿昌纪念像》等众多富有纪念价值及人文内涵的名人雕塑作品,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得到了相关领导、名人家属和雕塑届专家的好评。其创作作品《哥俩,歇会儿》成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,这也是中国最高规格、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。

王铮
“对我来说,雕塑不只是一项谋生手段,更多是兴趣爱好。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,感受到生命的独特和美好……”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懈创新、勤勉开拓的劳模精神,用不变的执着和坚守感染着身边的同事。

劳模雕塑工作室

工作室雕塑作品
从“一人之力”变为“众人之力”,从“一人之智”变成“众人之智”,福寿园的雕塑团队已走在陵园雕塑艺术创作前沿。他们不仅成为福寿园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,更是凝聚企业发展力量的精神脊梁。未来,王铮劳模创新工作室将继续发挥自身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,用雕塑艺术,讲好上海的故事,讲好中国的故事。为时代塑像,为中国塑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