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1日,福寿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(股份代号:1448)于香港召开2023中期业绩发布会。2023年上半年社会和经济活力显著提升,服务市场呈现出持续向好的趋势,得益于高品质服务的强大竞争力,集团总收益约人民币15.25亿元,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4.65亿元。董事会宣布向股东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9.06港仙,派息率达40%,以回报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。
.png)
福寿园国际集团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会议现场
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席白晓江在发布会上表示,行业的规范和政策的指引为殡葬行业创造了一片广阔的蓝海,为福寿园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。在过去三年中,福寿园不断自我磨砺,深化生命科技技术的应用,专注于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,以科技力量记录生命遗产,以虚拟现实重温人生回忆,以数字化的方式传承文化,立志成为真正服务于精神传承的科技文化企业。
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王计生表示,福寿园不断培养和扩充专业的殡葬服务和运营团队,贯彻落实“中国领先的殡葬及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”的战略目标,坚持产品创新,保持产品的活力,打破空间限制,利用多维空间,通过“3JI”创新迭代产品,让家族历史和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延续。此外,福寿园积极推动殡葬事业的数字化转型,实现人对“物理”和“精神”两个层面的保留。
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席白晓江
.jpg)
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王计生
乘势而上,顺势而为,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殡葬及生命科技服务提供商
随着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,福寿园在深入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,不断优化商业模式和凝聚企业文化,积极搭乘数字化基础建设的顺风车,将数字科技不断融入企业发展。以互联网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引领,通过精准的战略定位为福寿园注入创新动力,使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集团通过市场与产品的双维度探索,利用科技赋能,赋予生命以精神意义,激发精神的力量,汲取精神的养分,满足人们更美好的精神层面的个性化需求。福寿园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顶尖的生命公园,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尊严,展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精神的追求。
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财务官马剑亭
.jpg)
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邬亦波
.jpg)
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李经衡
修炼内功,不断完善,构建完善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
福寿园创新的毛细血管经营法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体系,通过不断评估、梳理和升级管理策略、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,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精准有效地支持整个企业的发展。同时,福寿园在经营中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路,以绿色经营和创新发展的思维构建了基于文化、传承、纪念、艺术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框架,秉承着“创新、求实;心平、心诚”的企业精神,深入践行环境、社会及公司治理责任,积极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旋律,将 ESG理念与集团发展战略以及生产运营深度融合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
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裁范军
.jpg)
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助理汤旸
布局产业,调整结构,促进全产业链共同发展
在公墓板块,福寿园通过生命回忆录、数字家谱、在线纪念馆等服务,保存个人生命中的数字化资产,溯源生命,延续家族历史和精神财富。殡仪服务方面,持续加强涉遗服务和创新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普及程度,满足客户差异化、多元化的服务需求。聚焦设备产品的创新性和环保性,通过自主研发或积极引进行业内外各类具有实用性、创新性的净化技术装备,进一步优化了工艺设计水平,提高了装备制造能力。
同时,福寿园践行生命教育,通过公益渠道的生命手杖书、生命书店等,以艺术形式追忆生命,激活对于生命传承的认知。今年福寿园创办了国内首家企业性殡葬职业教育学院——礼济学院,将其定位于打造行业的商学院、行业学院、社会学院和国际学院,联动高等院校开展成人自学考试助学,吸引行业有志之士接受继续教育和进修,拓宽行业人才范围。福寿园还进行了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化应用的落地和推广,融合业务与新技术,构建数字化驱动引擎,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有品质的数字化服务,运用科技化的手段串联殡葬行业场景,整合升级殡葬行业产品服务与供应链资源,以科技赋能殡葬行业,打造智慧殡仪与智慧陵园。
福寿园国际集团董事会秘书室副总经理祝启铭
生命服务业是“搭载生命的末班车”,福寿园希望所做的一切让生命变得更有色彩、更有温度、更有力量。在满足对生命权益的期望之中,让人们懂得优生,也学会优逝。未来,福寿园将始终肩负生命的责任,填补生死之间万千沟壑,共享人间美好。